博客

突破边界: 自动化威胁的演变

Rohan Surve 缩略图
罗翰·瑟维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5日

在数字经济时代,威胁往往藏得很深。 有些威胁看似合法——自动脚本模仿用户行为,机器人遵循业务逻辑,AI代理与正常流量无缝融合。 他们不是利用代码漏洞,而是利用你的假设。 他们的武器不是恶意软件或畸形数据包,而是背后的意图。

安全和风险管理(SRM)负责人如今面对全新局面:意图成为新的攻击载体。 表面无害的自动化流量可能被设计用于重大业务破坏,轻松绕过传统防护措施,如 Web 应用防火墙(WAF)、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缓解和 API 网关。

安全的错觉: 为何传统防御已远远不够

WAF 和 DDoS 缓解长期以来一直是应用安全的基石。 但这些工具从未被设计用来识别行为细微差异。 它们会回答“此请求包含什么?”这样的问题,却无法识别“是谁发起的?”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WAF 的局限性

大多数 WAF 采用两种安全模型运行。 负面安全模型(拒绝列表)会阻止匹配已知攻击特征的请求,正面安全模型(允许列表)只允许符合预先定义格式的请求。 现代 WAF 通过基于 IP 的速率限制、地域过滤和管理已知恶意机器人的规则集等功能,有效防御自动化攻击。

然而,先进的恶意机器人今天依然能持续绕过这些防御。 它们在协议层和应用层产生看似合法的流量,借助 WAF 重点检测有效负载内容而忽视用户意图的漏洞。 比如,进行库存囤积的机器人只是按正常使用“加入购物车”,撞库攻击机器人正常提交登录表单,抓取机器人负责正常请求网页。 这些行为没有触发专门针对 XSS 或命令注入等代码级漏洞的 WAF 签名,因此 WAF 本身缺乏阻止它们的设计基础。

这种弱点的核心在于“缺乏上下文感知”。 WAF 只识别恶意模式,却不了解请求背后的真实情况。 它无法识别“这请求来自谁?”也无法判断“应用如何被使用?” 机器人可能用无头浏览器,从有滥用记录的住宅代理发起,且没有类似人类的鼠标动作——这些都难以被 WAF 发现。

机器人攻击不一定达到DDoS级别

DDoS 保护服务专门应对另一类威胁:通过大量流量攻击来瘫痪网络基础设施。 这些服务虽然能有效阻挡如 HTTP 洪水的应用层大规模攻击,但它们依靠分析流量大小、速率及来源来进行检测。

高级机器人专门设计用来绕过这些容量耗尽防御。 与传统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不同,机器人发出的请求语法完全正确,单个请求无害,但大量请求会消耗关键的应用资源。 它们通过精准控制请求速率以保持低于检测阈值,并利用数千个独立的IP地址(通常来源于住宅代理),避开传统基于IP的拦截。

如今的高级机器人比以往更加复杂且持久。 它们属于一类新型自动化威胁——隐蔽、随需而变,且以经济利益为驱动。 它们通过略低于检测阈值的方式运行,轻松绕过大多数传统防御。

传统工具无法识别揭示恶意自动化的行为与上下文信号。 它们能有效防御已知威胁,却难以区分伪装成真实用户的攻击者。

意图驱动的威胁现场分析

自主流量已经不再是背景噪声;它是一种战略利器。 这些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代理模拟人类行为,让你难以发现,更难以阻止它们。 它们的目标不止技术层面,更多瞄准经济利益:

  • 撞库攻击与账户接管: 持续的机器人自动向登录表单大规模注入被窃凭据。 每个请求表面合法,实则有恶意,造成欺诈、数据泄露和客户流失。
  • 库存囤积与黄牛倒卖: 机器人立即预订或抢购热门商品,制造人为短缺,让真正消费者感到失望。 这不仅让您失去收入,还损害品牌声誉并扰乱市场秩序。
  • 通过网络抓取进行竞争操控: 竞争对手利用机器人采集价格和库存信息,实时进行压低报价。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推动了抓取活动的激增,这些数据被用来训练大型语言模型,持续威胁您的数字知识产权。

这些不是暴力破解攻击。 它们是由能巧妙伪装的机器人发起,针对业务逻辑的精准打击。

为什么意图决定威胁面

Gartner 2025 年网络安全趋势 进一步体现了这一转变。 我们建议 SRM 领导者突破边界,采用以意图为导向、以行为驱动的策略:

  • 68% 违规来源于人为操作,但机器人正模拟这些行为。
  • 到 2026 年,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行为感知安全项目结合的组织,员工引发的事件将减少 40%。
  • 85%的身份相关泄露源于机器身份被攻击者盗用——多数情况下被机器人利用。

意图是新的防线。 自主流量是新的内部威胁。

为自治时代提供多层防护

为应对基于意图的威胁,SRM 领导者需部署分层防御策略,超越单纯检查流量,深入分析行为、环境和目的。 每层防御各司其职,精准识别并化解不同风险:

  • DDoS 缓解: 抵御旨在瘫痪网络基础设施的容量耗尽和协议类攻击。
  • Web 应用防火墙(WAF): 阻断已知攻击,确保应用层请求结构安全。
  • API 安全: 通过模式验证、速率限制和行为基线保护机器之间的交互——随着机器人攻击API的频率增加,这一点尤为重要。
  • 机器人管理: 我们分析行为、识别意图,并阻止伪装成合法用户或模仿业务逻辑的自动化活动。
企业需要多层防护来保障 Web 应用和 API 的安全。
企业必须采用分层防御来保障 Web 应用和 API 安全。

这不是冗余,而是专业分工。 每一层都针对不同类型的威胁进行了优化。 最后一层机器人管理负责洞察意图,识别自动化,保护业务逻辑免受滥用。

从被动应对转向以目标为导向的策略

数字威胁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 单靠 Web 应用防火墙和 DDoS 防护已不足以保障您的 Web 和移动应用安全。 这些技术依然关键—we 用于抵御已知漏洞和容量耗尽攻击,但无法阻挡那些滥用业务逻辑、精准模仿人类行为的高级持久机器人不断增长的威胁。

保护现代应用需要建立第三个专门的安全支柱,专注于识别用户意图。 通过多层防御,您可以从被动的边界防护转向主动的意图驱动策略,确保在当今机器人泛滥的互联网环境下取得优势。

预约与 F5 机器人管理专家咨询,获取更多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