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不熟悉Lydia Leong ,她是研究公司 Gartner 的副总裁兼杰出分析师,也是“云计算领域十大女性”之一,她经常在推特上发表态度鲜明的文章(我很喜欢)。 和许多其他人一样,她经常针对企业云计算这一主题做出合理的评论。 早在 2011 年,她就注意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托管云”概念的重要性。 我就不多说了,以下是她“当时”对此的看法:
...我们的很多客户都需要混合解决方案。 他们拥有无法放入云端的服务器或设备。 最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都有大型 Oracle 数据库,这些数据库需要大型专用服务器,他们将这些服务器托管在 colo(或托管主机)中,然后交叉连接到位于云中的 Web 前端和应用服务器。 然而,还有其他的例子;比如,我们的电子商务客户有时会有仅作为硬件的加密“黑匣子”,因此它位于托管服务器中,而其他一切都在云端。 此外,我们有大量客户将大部分内容放入托管服务器,然后使用云容量进行扩充,要么作为托管服务器中应用程序的突发容量,要么作为他们迁移到云中的轻量级应用程序的突发容量,但这些应用程序仍然需要与相互关联的后端系统进行快速、直接、安全的通信。
这就是当时的现实,也是现在的现实:企业虽然心高气傲,但脚踏实地。 这一现实并不像纯云那样吸引人,但这是大多数企业每天必须面对的。
是的,他们想要“上云”。 不,他们不想牺牲控制或安全性,而且他们当然对利用云计算而“重写”主要应用的耗时过程不感兴趣。 我有一些从事企业 IT 工作的朋友,他们花费了数年时间(确实是数年时间)将主要应用从一个平台重写到另一个平台。 里面 企业。 这不是一件小事。 单是成本一项就足以让人震惊。 弗雷德·布鲁克斯 (Fred Brooks) 在他著名的《人月神话》中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等式来估算成本。 假设一个应用有 100,000 行代码,平均开发人员每天的成本为 500 美元,那么重写、测试、调试和部署该应用程序将花费 400 万美元。 而且主要应用的重写经常超出预算和时间,更糟糕的是,根据 Standish Group 的调查,70% 的完整应用重写项目都会失败。 很容易看出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组织都会尽可能采用 SaaS 来替换老化的应用程序。
而且,正如云计算诞生以来的这些年里人们反复指出的那样,网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黑匣子”,通常与安全有关,而这些“黑匣子”是无法放入云端的。 它们也未必能够被取代。 它们不仅是安全策略的一部分,也是架构的一部分,也是组织合规性、质量和行业特定要求认证清单的一部分。 这些认证不能在没有经过更换、审核和认证的情况下被拆除,以确保企业不会失去认证。
真的。 ISO 27001 侧重于安全性。 它需要大量的文书工作、政策和程序以及技术控制。 ISO 9001 也是如此,它面向质量管理。 有特定于行业的认证和标准,所有这些都需要专注和关注流程、政策和控制。 这不仅与代码或架构有关,还与业务有关。 并且,业务的短暂性方面并不总是能够被轻易地撕毁、重写并打包成易于在公共云中部署的虚拟映像。
组织确实需要云,而且有充分的理由。 除了采用 SaaS应用所能满足的用途之外,云对于企业组织还有其他引人注目的用途。 容量、营销、移动、一次性应用程序。 毫无疑问,所有这些都是适合迁移到公共云的优秀工作负载。 但有些应用程序需要更多。 他们需要应用服务,他们需要安全性,他们需要在企业在其行业运营所需的认证和标准框架内运作。 有些则受到多种集成和依赖关系的束缚。 这推动了私有云相对于公共云的日益普及,并且人们接受了某些工作负载根本无法转移到“公共”云的事实。
这就是为什么托管云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 通过建立一个可以结合云互连提供更传统的托管服务的环境 - 快速、低延迟链接到相邻的公共云环境,使云成为数据中心的真正延伸。 这些托管云提供商能够提供解决方案,满足那些无力重写甚至重新托管应用以适应公共云环境的组织的需求。 这是“提升和转变”的答案,其中应用程序、其架构和流程被形象地从其基础中提升并转移到托管云中。 那些可以迁移到公共云的组件,可以通过低延迟云互连直接迁移到公共云中。
企业可以放心地在数据中心的公共云端部署应用程序,从而节省成本并享受公共云的灵活性。 这种信心来自于知道数据安全和性能将得到维护,因为数据源与其最初部署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一起安全地安置在托管提供商的一侧。
托管云是一个真正的选择,企业组织应该对其进行评估,将其作为提升应用程序和业务本身的一种手段,如果没有完全在云中,那么至少要足够接近它们。